一去二三里教案

时间:2025-04-06 23:57:30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去二三里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

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

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诗中的画面,图二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十个数字。

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图一的挂图,写有阿拉伯数字的头饰或卡片。五幅简笔图,分别画着四块田、五片瓜、七条鱼、九朵花、六个球http:///,图下为词语填空()块田、()片瓜等。

2、要求学生观察住所周围有些什么景物。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2个生字重点在读准字音,区分平翘舌音“四、十、三”。教学中可让学生先尝试认读图二下面的生字,再借助文中的注音纠正读不准的音。如同座的两个学生,一个认我会读的字,另一个对照拼音听读准否,听完后帮一帮,然后交换角色。学生自练后,教师用卡片检查,比比哪组读得既准又快。

认记生字为教学难点。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认字积累,采用形象、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记牢。如“八”与“入”、“九”与“几”字形相近,可让学生想想“八、九”各像哪个字,不同在哪里。学生答后教师归纳:“几”字出头“九”,“入”字分开“八”。巩固识字的形式要多样。如利用图二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十个学生戴着头饰或手拿阿拉伯数字卡片站在台上先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有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让大家读一读。又如用简笔画让学生选生字卡片填空:( )块田、( )片瓜、( )条鱼、( )朵花、( )个球。

2、写字

学生首次在田字格里学写汉字,写字前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教他们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配上拍手儿歌记一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要会写的三个字只含基本笔画“一”,要认识并指导写法。一只有一笔“一”。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http://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左右各半,长度相等。二两横上短下长,先上横后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也是竖中线两边左右各半,长度一样。三有三横,第三横长。从上到下,不仅左右各半,而且横与横之间距离相当。指导写字可教一个写一个,也可让学生先描一描,看看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为什么范字写得好、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并点拨要领。写字教学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本课是第一次指导写字,重点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描、临之后比一比,每笔要一笔写成。

(三)词句

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虚数,意思是说距离不远,人家不多,有几座亭台,有许多花儿。本课只要求学生知道“里”在诗中的意思,其他词语注释仅供教师参考,不必专门解释。教学时让学生在插图中指指、找找即可。解释“里”要结合实例,让学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远。如果操场有400米的跑道,就告诉学生一里相当于操场跑道一圈多一点儿;如果教室到校门口的距离有200多米,就告诉学生一里相当于教室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总之,一定不照搬注释,抽象讲解。

(四)朗读、背诵

课文儿童情趣浓,语句琅琅上口,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即可在脑中形成,在熟读之后可让学生背出来。

指导朗读时可启发学生设想自己就是画中的孩子,正在告诉别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让别人也感到那地方真美。http://朗读时“一”要变调,在第四声前念第二声。句中要注意适当停顿,数词可稍重些,突出山村之小,景色之美。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五)实践活动

1、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谁找得多。

2、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从图入手,读文认字写字。

(一)谈话引入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呢、

(二)出示课题

听录音朗读,板书课题,解释“里”。

(三)自读课文

对照插图一,说说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四)自学生字

画出课文中的数字,读给同座听。

(五)检查自学情况http://p> 做图二的找朋友游戏,重点读准“四、十、三”,辨认“八、九”。

(六)指导朗读课文

(七)练习写字

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学生写时,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八)巩固练习

选卡片填空,读绕口令。

(九)布置作业

123下一页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下节课交流。

一去二三里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此处隐藏22847个字……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门牌、报纸。)

6.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意

过渡: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个人自由读,同桌相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指导一的变调: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朗读时,句中适当停顿,句末稍稍延长,数词可读得略重些,突出山村虽小,景色却很美。

2.了解诗意,指导朗读。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越美。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理解诗意。

a.亭台六七座

什么是亭子呢?(出示挂图:亭台)

师: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师: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b.八九十枝花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花)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c.烟村四五家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师: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师: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d.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也就是说:一路走去二三里路就到了。

e.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3.诵读背诵。

(1)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师指图生读诗)

(2)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过渡: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能背的可以背诵,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五、认识田字格,书写笔画一(横)

1.认识田字格。

(1)激趣:小朋友,我们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里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谁认识它,说一说?(我们叫它田字格,请学生说田字格)

(3)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上。

2.欣赏(已写好字的田字格),感受汉字的美。

3.书写新笔画一

(1)出示笔画─(笔画名称:横(hénɡ))

(2)观察所在位置。

(3)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边写边说─的起笔和收笔: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4)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脚放平

(5)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练习组词。

3.学写笔画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生字

1.检查朗读、背诵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

3.巩固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重点认读四、 十。

(2)说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字都是表示什么?

与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比较(出示插图二)

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

这里有十个篮球(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

(3)在哪里见过去、里?有什么办法记住?

如,加一加:│+云=去 土+=去;二+甲=里 曰+土=里

(4)比较区别:辨析几、九云、去入、八来记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5)组词练习。

(6)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十 六 一 三 九 八 二 五 七

二、指导书写

1.复习田字格的知识:

2.指导书写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横这个笔画)

(2)指导书写一:(写法同笔画横, 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a.学生观察一占田字格的位置怎样?有几笔?

b.观察书空描红练写。

c.学生书写时,提醒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书写二。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

(4)指导书写三。(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5)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读儿歌(巩固量词)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2.练习用生字、说话。

如:一 一个 我有一个漂亮的玩具。

3.填空

kuài tián piàn ɡuā tiáo yú

( )块田 ( )片瓜 ( )条鱼

duǒ huā ɡè qiú

( )朵花 ( )个球

4.出示《咏雪诗》,巩固一至十。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一、二、三及分解笔顺。

2.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

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

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一去二三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