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案

时间:2025-02-15 11:29:41
关于母鸡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关于母鸡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鸡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鸡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并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x过……。

3.感受和体验故事的诙谐、幽默,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若干;

2.《母鸡萝丝去散步》课件;

3.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这幅图上有谁?看,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是怎样的?

  二、观察画面,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

1.观察画面,了解农场里有哪些地方

2.观察画面,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x过……”。

3.自主阅读,了解母鸡和狐狸之间发生的事情

(1)狐狸想干什么呢?母鸡萝丝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

(2)幼儿自主阅读。

(3)幼儿交流。

4. 出示画面,引导幼儿讲述。

(1)母鸡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怎么样了?

(2)母鸡萝丝绕过池塘时,狐狸怎么样了?

(3)母鸡萝丝越过干草堆时,狐狸怎么样了?

(4)母鸡萝丝经过磨坊时,狐狸怎么样了?

(5)母鸡萝丝穿过篱笆时,狐狸怎么样了?

(6)母鸡萝丝钻过蜜蜂房时,狐狸又怎么样了?

5. 回味感悟,给故事起名。

(1)你觉得是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和怎样的狐狸?幼儿讨论。

(2)谁能帮这个故事想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三、观看动画,体会乐趣。

四、延伸活动,迁移经验

狐狸没抓到母鸡露丝,它很不甘心,它还会跟着母鸡后面,那母鸡露丝和狐狸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母鸡教案 篇2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

母鸡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完整表述的能力。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感受图画书的诙谐与幽默。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若干、图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本,幻灯片一套,动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介绍带来的图书

2、师:小朋友,你们散过步吗?你们一般都去哪里散步?

小结:散步是一件很悠闲的事情,随便走走,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

3、师:今天,母鸡萝丝也要出门去散步,她准备去哪儿呢?农场里有哪些地方呢? 一起认识院子、磨坊、池塘等地方。

二、 观察图片,学习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观察和表述

1、出示图片①,学习根据画面进行猜测

(1)师: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准备欣赏这美丽的农场风光。可是,在这安静、祥和的背后,却隐藏着危险。危险在哪儿呢?这只狐狸想干什么呀?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狐狸的眼睛、嘴巴、动作猜测出狐狸想吃母鸡萝丝的。

小结:看图画书要学会的第一个本领就是——仔细观察画面。

(2)师:萝丝知道她面临的危险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学一学母鸡萝丝的样子,学说:她抬着头、挺着胸,迈开大步向前走。

2、学习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一

﹙1﹚出示图片②:走过院子

师:想象一下,狐狸会抓住螺丝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图片③,学习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画面

想象:钉耙打在狐狸的脸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可怜的狐狸被打得怎样?与幼儿一起把拟声词和狐狸被打的样子加进去讲讲这幅画面。

小结:看来呀,要把故事讲清楚,就必须要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3、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观察图片,猜测、讲述故事情节二

(1)出示图片④⑤,幼儿尝试讲述

萝丝绕过池塘的时候,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讲给旁边的好朋友听一听。

(2)请幼儿上前讲述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3)教师协助幼儿将故事讲述得更生动、完整。

学习关注细节,让讲述更生动:加进表示声音的词;掉进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画面上小动物被吓跑的细节。

小结:原来除了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还要注意细节。这样的故事才能讲得完整又生动。

4、鼓励幼儿自主讲述情节三、四 ……此处隐藏680个字……/p>

3、练习说比较完整的句子。

准备:

图片三幅。

过程:

1、引起兴趣:教师用鸡妈妈的口吻引入主题,出示图片。

2、尝试讲述:利用提问,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1)完整观察图片,了解图片的主要内容。

(2)逐一出示图片,进行提问:

图片一: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小黄鸡在干什么?

图片二:小黄鸡离开妈妈在干什么?正在这时,谁来了?

图片三:谁来救它了?

(3)教师完整讲述示范。

3、幼儿练习:幼儿讲述练习。

4、讨论:我和妈妈出去要怎么办?

延伸活动:

情境表演——我和妈妈上商店

附图片内容:

图片一:画着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玩,小黄鸡离开了大家。

图片二:小黄鸡一个人在草地上走,正在这时,一只大野猫朝小黄鸡扑了过来。

图片三:小黄鸡害怕极了,这是鸡妈妈来了,打败了大野猫,留下了小黄鸡,告诉小黄鸡离开妈妈很危险。

母鸡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习用欢快而活泼的声音歌唱。

2. 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初步学习歌表演。

3. 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4.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 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老母鸡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质经验准备:制作PPT课件、《老母鸡》钢琴伴奏、创设草地情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场。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草地上玩一玩吧!(幼儿在草地上自由活动。)刚刚在草地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动物喜欢吃虫子呢?(幼儿讲述。)

2.出示PPT,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还来了一只小动物也很喜欢吃虫子,请小朋友看,这是谁?(老母鸡)对了,这是老母鸡,老母鸡非常能干,那你知道老母鸡有什么本领呢?老母鸡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送给它一个大拇指。老母鸡得到了大家的表扬,高兴地叫了起来,知道老母鸡是什么叫的吗?(咕咕哒,幼儿模仿。)

小结: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儿、会生蛋,咕哒咕哒叫得欢,咕咕哒。

二、看图谱,学习理解歌词。

1、教师:咦!刚刚谈老师把老母鸡的本领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仔细听一听!(教师朗诵。)

2、教师:在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老母鸡是怎么叫的?(咕咕哒)

3、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来说一说《老母鸡》这首儿歌吧!

4、教师:老母鸡好高兴啊!它刚刚悄悄在谈老师耳边说还想听听小朋友说一说呢!(幼儿朗诵)

5、教师:老母鸡今天真是高兴啊!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教师范唱。)

三、学唱歌曲,感受快乐。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1)教师:这首歌曲好听吗?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这首歌曲的名

字叫《老母鸡》,大家一起说。母鸡下完蛋后非常高兴,它要把这个好消息

告诉很多人,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咕咕哒,咕咕哒……)

2.进行练声,切入主题。

(1) 教师:你们愿意跟着老母鸡一起唱歌吗?把老母鸡生蛋的好消息告

诉更多的人。

(2)教师: 老母鸡真是开心,这么多小朋友帮它一起把它生蛋的好消息

告诉别人,让我们再一起帮帮老母鸡。

3.幼儿学唱歌曲。

(1) 教师:老母鸡生了一个大鸡蛋后,你觉得它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出示鸡蛋图片一)

(2)教师:那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来帮老母鸡加加油。(出示鸡蛋图片二,幼儿再次学唱歌曲,要求幼儿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教师:哇!有了小朋友的帮忙,老母鸡高兴地生了好多的蛋啊!你们

想让老母鸡再多生些蛋吗?(出示鸡蛋图片三,幼儿第三次学唱歌曲。)

( 4)教师:今天老母鸡生了很多的蛋,让我们来学一学老母鸡是怎么生蛋的。

四、扮演角色,结束活动。

教师:老母鸡们真能干,今天生了这么多的蛋,表扬表扬自己。老母鸡们,让我们到草地上一边吃虫一边下蛋吧!(要求幼儿在创设的草地情景进行歌表演。)我们到外面的草地上找更多的虫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熟悉并演唱歌曲。有跟着教师进行演唱;有跟着钢琴进行演唱;有跟着录音机进行演唱;还有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最后请个别幼儿进行演唱。实施下来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但是最后感觉缺少了一个延伸的环节,让孩子们感觉一下子就结束了,有些小朋友还有回味中。本次活动中感觉到教师应该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吸引物注意力,而不能一味的用语言来进行强调,这样幼儿学起来会比较疲惫,没有新鲜感。

母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4、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难点:初步体会两篇文章写法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引入:

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回家是认真读了书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的?

二、 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2、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4、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5、由开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那作者写《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那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讨论。

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句:

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板 书

猫——古怪、可爱 (围绕中心句写)

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

(突出特点)

《关于母鸡教案范文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