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8 16:55:43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粒种子》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1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朗读感悟进行识字、阅读、写字、口语交际……注重运用了以下几方面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

一、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良好导师,因而我以引导、组织、参与者身份走入学生当中,通过创设情境、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发奖励卡、言语激励、师生评议,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气氛中兴致盎然地活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如:在初读课文教学环节中,为了帮助学困生更准、更快地识字而且读通顺课文,安排同桌共用一本书读,使优生与学困生互动,积极发挥其“一帮一”的作用,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的效果好。

又如:在自主写字教学环节中,学生自己练写时,先在自己的生字本上认真写两遍,再同桌互换本子写两遍,可激发学生发挥榜样表率作用,自主地探究写好字的方法并教给别人,学生因此会逐渐养成写好字的良好习惯。

三、在分层次、多形式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识字,初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部分读,给学困生搭好识字台阶,学生较快地认识了12个要认识的字;最后,全班齐读最后一部分,渐进地渲染了朗读的气氛,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再如:由于农村学生的语感培养较困难,所以在朗读感悟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谈读中的感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同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此基础上,切入重点指导读“挺一挺”的句子,学生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较好地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自主学习,但是,他们语感基础薄弱、语言较为贫乏。今后,在教学中需要继续将学习语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宽农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使其在口语交际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2

《一粒种子》是一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先写在春风的吹拂下,地里的一粒种子苏醒过来;再写种子与蚯蚓之间关于外面世界的问答;最后,种子终于勇敢地冲破土层,迎接一个光明的世界。同时还说明了种子发芽的条件。在教学中,我既重视实学知识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又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那种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明白“种子发芽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水分、温度和空气”。在掌握了文中的生字新词之后,我让学生找出文中一个能描写种子发芽一瞬间动作的词语。学生马上找到了词语“挺一挺”,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这个词语。之后,让学生找到文中四句描写“挺一挺”的句子:

①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②他有点渴了,喝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③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④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以巩固。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在这四句话中找出疑点,展开讨论:种子在什么情况下把身子挺一挺?最后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出示句子:

①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种子醒过来,就把身子挺一挺。

②春雨滋润着大地,种子喝了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③蚯蚓帮种子松土,种子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④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从而得出种子发芽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水分、温度和空气。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3

《一粒种子》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实践活动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我课前就让孩子做做实验,课后也布置相应的观察作业。让孩子们把一粒种子种在花盆里,观察它的发芽过程,可以适当的请爸爸妈妈帮忙。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孩子理解生硬的科学文,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科学兴趣,养成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生活常识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既要讲究科学性,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的知识,又要根据童话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读代讲,体现低年级的课标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进行说的训练。文中有两副插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整堂课我都被孩子们的求知深深打动了,但是还是有不少遗憾,识字教学比较单一,学生主动性不强,主要都是老师在讲,下次尝试让孩子来说,我来听。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4

《一粒种子》是一片有趣的课文,通过种子和蚯蚓的对话,感受到种子的生长过程.

成功之处:

1、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课堂最为重要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激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种子钻出地面后,他会看到些什么呢?课堂上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学生们兴致颇浓。凡是敢于举手说一说的同学,我就用粘纸、书签等奖品鼓励他们,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课时,我没料到有些没被请到说一说的同学要求我再给他们提供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此时此刻,我感动极了,我想这个教学环节设计对了,真正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平等民主。

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学会与学生合作。这节课中,我参与学生的学习,师生间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想法。

2、重视朗读训练。

读书活动其实也是学生体验情感的活动。而有情感体验的读书活动,才更具有生命活力。因此,在教学中,我范读有关文中的语句,实际效果很不错。我能感受到自己动情的朗读已打动了所有学生,为他们后面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读的乐趣。

3、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养成探根求源的意识。因为我尊重学生的想法与看法,且鼓励其提问的积极性,学生才得以畅所欲言,虽然学生的有些问题是我备课时所没有料想到的,但我觉得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或发表一种见解,哪怕是错误的,都是难能可贵的,这比我告诉他一个真理更重要,更有价值。

不足之处:

识字教学环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适合自学,从实际效果 ……此处隐藏9608个字……由练读――齐读。

2、 多媒体出示3-7节(蚯蚓和种子的对话)。

师:要读好这段对话可不容易,我们先来过这一关。出示:

①括号里该填 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填?

A、 种子()地问蚯蚓:“外面是什么声音?”B、 蚯蚓()地说:“那是春风。春风招呼我们到外面去。”C、 种子()地问:“外面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指导学生个性化的填写,不求统一答案,允许阅读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A句:生:种子奇怪地问

师: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他从来没听过,深得很奇怪。

生:种子好奇地问

生:种子小声地问

师: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觉得不好意思,他怕蚯蚓笑他。

生:种子不好意思地说,因为他觉得自己太没见识了

师:你说得真棒,老师为你鼓掌……

B句:生:蚯蚓是高兴地说。因为他知道外面很好玩,想到自己又要有得玩了,所以很高兴

生:蚯蚓是自豪地说。因为种子不知道那是什么声音,而他却知道。……

[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而此步正是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的最好诠释。]

②根据你的理解试着读读看――评议――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③师小结:是呀,同一段对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可以有自己的感觉。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3、 媒体出示:8-9节课文和文中第三幅插图。

①指名读这两段。

②看图,想像,重点感受“热闹”。

春风怎样只听唱歌的?(大家轻声呼一呼)

泉水怎样唱歌的?(试着唱一唱)

小鸟怎样唱歌的?(叫一叫)

小朋友会唱什么歌?(唱一唱,感受春光的美)

③表演“合唱”,理解“热闹”。

④外面既然这么热闹,泥土里的种子可等不住了,自己试读――抽小组读――齐读。

⑤再看图。种子又抒身子挺一挺,它终于钻出了地面。它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光明世界?看图说说。

⑥指名读最后一段――评议――齐读。

[充分挖掘教材可以利用的部分,在观察、想象、说话、表演的基础上理解“热闹”,同时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想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并在情景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的熏陶。]

五、 演读课文,享受美文

多媒体放无声动画,要求二人一组分工合作,给无声动画配音(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1、 二人一组自由练习。

2、 抽学生来配音演读――师生评议。(学生一个个涨红了小脸,兴奋不已。)

3、 全班表演读读课文。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演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种子、蚯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演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文中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六、 给画添话,创造想像

1、 种子从睡在泥土里到发芽,肯定有不少心里话吧!请你在每幅图下写几句。

2、 交流欣赏。

[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像以写促思,让孩子的个性在写写和说说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践反思:

反思本课教学,课堂氛围民主轻松,学生滨兴味盎然,思维活跃,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分析如下:

1、 营造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乐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大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让学生填写种子和蚯蚓对话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填,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而这正是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的最好诠释。

2、 唤发情感,提供充足的空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如在对于热闹一词的理解时,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可以利用的部分,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说话、表演的基础上理解“热闹”,同时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想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并在情景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的熏陶。并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演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种子、蚯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演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文中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并享受着自己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15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童话,它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化的语言,巧妙地运用四个“挺—挺”,自然地把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点出来了。课文把一粒种子当作人来写,十分有趣,然而种子在地下的情况,学生是无法直接感知的。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大概内容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再读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有四处写种子“把身子挺一挺”。

学生有了一个整体感知之后,再次要求学生去学习课文,就表现出一种主动性了。根据儿童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种子与蚯蚓的对话、排比句及最后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语气,以读代讲,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抓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我在范读课文时故意把文章中的 “挺一挺”词语读的响亮一些,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到四处“挺一挺”。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学生通过朗读一下就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四个条件。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愉快。

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涵。

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对课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有老师的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读,同桌合作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表演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到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体会到了种子发芽后的喜悦。

四、适时的说话练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学习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堂,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课堂开始,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练习说话,把自己看到的有顺序的说出来。在了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我让学生练习用“因为( ),所以种子把身子挺一挺”的句式说话。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种子眼前光明的世界里有些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一粒种子》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