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尾巴》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尾巴》教学反思1在孩子眼中,动物是他们的最爱。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问句和答句的读上,我读,让学生发现问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同。接下来,又进行了男女比赛读、个别读,谁读的好,就请他来给大家示范某一句,让大家跟学。最后,请个别同学采用问答形式来读,并请个别学生来表演着读。大家的兴趣很高,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可是,大家还是意犹未尽地在那学着小动物的动作来表演课文。
我认为在低年级,只要老师紧紧地抓住一个“趣”字,无论什么课,在指导孩子朗读上,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他们,朗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一、以生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本案例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如:以“趣味对读”中,教师以商讨的语气提出“你想怎样对读呢”,在听到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在这里,教师亦师亦友,只在课堂中引路,把“怎样走路”的权利还给学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续编课文”中,教师融入学生中,“别忘了,有问题找老师,老师也是你们的小组成员哦”,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师生的和谐互动,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人文基础。
二、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需求,构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满足了儿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在本课中,我在开课之时,便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当评委,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而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
《比尾巴》教学反思2《比尾巴》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与动物知识相关的短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这边课文容易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所以我选择了这篇课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2个字,会写“公、车”,认识新笔画“撇折”及偏旁“八、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的语气,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会用“谁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像——。”的句式说话。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更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学生当裁判的环节,充分发挥本文的“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读好问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三个问句分开读,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问句,教师应该先范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跟读。其中生字教学也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对于生字的教学,我的导师也给了我许多建议,我自己平时也存在每课识字量太大的困扰。我觉得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点,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教学,所以设计时还是把识字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并结合不同的识字方法穿插在短文的学习中,最后再进行一次集体的巩固。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了课外拓展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结束本堂课教学。我事先准备好素材,让学生仿照这两小节的形式在用其他小动物编一编儿歌,如:问:“谁的尾巴?谁的尾巴?谁的尾巴?”答:“的尾巴。的尾巴。的尾巴。”
但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都值得我深思:
一、教学经验不足,准备工作还不到位。
在示范读问句时,自己都没有读正确。问句是从第一个字就开始上扬的,而我只上扬在了最后一个字。这样教学,学生是无法理解问句和陈述句语气的不同。如果我在解读文本注意到这个难点,可以听听磁带上的范读,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读就不会出现这个不应该犯的错误了。
二、不注意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上课时,班里几个男孩回答问题时为了显示自己声音响亮费尽气力大喊,我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又怕说了他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会小了,所以也就没说什么。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默认的态度引起了更多学生的共鸣。齐读时大家大喊特喊,课堂里嘈杂声一片。在上课时我还发现学生的读书姿势都还不是很正确,才体会到自己平时上课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没有很好的重视。
三、组织课堂纪律还有欠缺
感觉这次赛课纪律方面没有上次好,虽然时不时都在组织纪律,但整个课堂还是有不安定因素,总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小朋友爱说话、爱做小动作,这可能是一年级小朋友的天性吧!我们班因为情况比较特殊,学生在学习习惯听课习惯方面问题确实比较大,这让我也很头疼,以后这也是工作管理方面的重点。
虽然为这次赛课付出了一些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我平时花再多时间也未必能觉察到的。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整堂课还应该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到两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我是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节,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对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在孩子们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由此我准备了很多图片。让学生说的同时随机出示6张词卡:公鸡、鸭子、兔子、猴子、孔雀、松鼠。在与动物打招呼中,把字宝宝送到小动物的手里的活动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与生字见了第一次面。孩子们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畅畅而谈这三个小动物的模样,结合孩子的回答,穿插教学生字长、短、把。轻易地理解了字意,也分散了识字任务。随后,我设计了两道关口:识字挑战与朗读课文挑战。孩子要读的欲望强烈。为了朗读好,理所当然得接受第一个挑战:识字——比比谁的记性好,识字本领大。一年级的孩子们好表现,一见要挑战,要展示自己的聪明,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维活跃,同桌合作想办法记 ……此处隐藏11750个字……师以商讨的语气提出“你想怎样对读呢”,在听到学生独特的想法,教师马上予以支持,并提出“你们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在这里,教师亦师亦友,只在课堂中引路,把“怎样走路”的权利还给学生。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续编课文”中,教师融入学生中,“别忘了,有问题找老师,老师也是你们的小组成员哦”,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师生的和谐互动,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人文基础。
二、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需求,构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满足了儿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在本课中,我在开课之时,便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当评委,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而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一对一地朗读。“读我所爱读,快乐无比”;最后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情趣,“咱们也来当一回作家,续写课文,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写儿歌”,学生兴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组内讨论起来。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体验着读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学生丰富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
三、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让所有的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改革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我们的课堂应该像春天一样,让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本课中,我所引领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全体学生,教师不是导演,胜似导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童趣,充满着人文关怀;学生不是演员,胜似演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
如果每个教师都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唤起儿童个性心理的需求,我相信,那一定能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语文的大课堂里幸福成长。
《比尾巴》教学反思13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我校教务处组织各个年级组开展了集体备课,相互听评课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在实践中探索交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积累丰富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走出适应我校特点的果改之路。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我有了很大收获,同时也看清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我今后能更好的备课、上课、课堂的调控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就我们一年级组里我上的一堂公开课《小小的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这篇课文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学完课文后不仅要让学生会认、会读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4个字,而且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到夜晚星空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是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课堂教学的:一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二是反复朗读课文,在读文中识字感悟;三是理解课文内容;四是检测生字的认读情况。
整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是这堂课上的不满意,就自身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不是很精辟,比如说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回答后,在总结时,语言就很模糊,无法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真正理解。还有在引导学生理解打比方的句子时,并以什么象什么的句式说: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并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这一环节上,引导的不够好,以致于学生不知该如何来说,甚至出现了如小明长的像他爸爸这样不是打比方的句子。
这说明学生这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打比方的句子,该怎样自己来说这样的句子。新课程理念提出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设计这堂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课堂上几乎都是老师在讲、老师在说,老师这是课堂的主角,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将其用于实践,与其它教师共同探讨,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该如何实施新课改。
《比尾巴》教学反思14《比尾巴》是一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孩子们眼里,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他们天生就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鲜。这为本课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课前,我跟孩子们做了个热身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脸”;“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你们有尾巴吗?”“没有!”“那你们知道谁有尾巴吗?”“小动物。”“小动物们有尾巴可高兴啦!今天,它们要在森林王国里比一比自己的尾巴。”趁孩子们游戏时的兴奋劲还在,我趁热打铁,迅速把他们引进课文情境。
一开始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王国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把他们置于活动当中,让他们走进文本,同时也让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这样的情境确实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我始终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想的当一名合格的裁判,必须正确的叫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所以我反复的让学生读词语,还点学生当播音员,请出小动物。“听课文录音、听音乐(课文儿歌)。”“给小动物找尾巴(拓展训练)。”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识字、朗读都顺利过关。
不足之处:
在这堂课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在课堂上要多激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予以中肯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这些往往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以后,我不会吝啬与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在上课时,应变的能力还不够敏捷。尤其,当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有些操之过急,反而没有很好的循循善诱,共同找出正确答案。以上的这些不足处,我会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多加留意,让学生学得更开心,对自己更有信心!
《比尾巴》教学反思15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我利用课前收集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有选择的使用,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看录像,观察比较尾巴的特点。直观地理解了“长”、“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为理解“扁”一词,我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我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长”、“短”、“好像一把伞”之后,又让学生观察“牛、羊”的尾巴;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力。
总之,教学中,只要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裹还是比较显著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