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中写景作文集合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写景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曾想像我在一座古老的江南小院里,青灰色的瓦,白色的墙,还有雕花的木窗。
我每天黄昏的时候出去走走,我每次出去时都望一望梧桐树上的那只斑鸠,久而久之,那只斑鸠在我出去时也会望一望我。我在傍晚的时候回来,悠长的巷子里我会遇到许多陌生或熟悉的人,我把微笑送给他们,我发现淡黄色的日子薄如蝉翼,一片片轻轻飘过。
有一种花会在我走到门口的一刹那盛开,香气霎时溢在空气中。每一次那种花都极精确地在我出现时盛开,仿佛它一直蓄积着力量,它捕捉着我的气息,它要在我出现时毅然决然开出凄美的花朵。或者我的体内有一种神秘的意志,它驱使着我在花开时刻赶到,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明月半墙时,蛙声四起,五十里地外都是蛙声,蛙声溅起的月光沾湿我的衣襟。
如果飘起了丝雨,我愿撑起纸伞踏着青石板走进幽深的雨巷。岁月留下斑驳的痕迹,古旧的墙体,越过时间,不知它们有没有倾听的耳朵,听岁月经过时的清音袅袅。脚步发出轻轻的声音,如轻柔的水波漾开去,又柔柔地折回,重重叠叠的声音飘然悠然。我不知道有没有一扇窗子悄然无声的开着,等待江南雨中的过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诗句当属江南吧。当然,还有水一样的伊人。忽然想到,江南和女人密切相关,不知是谁赋予了谁灵性,谁成就了谁的美。水一样的伊人,端坐在水边,银白色的河面上泛着光芒,沉谧而深远。芦苇的白花美丽得让人心动,水一样的伊人,她招一招手,所有的白花都变成了白色的鸟,或是蝴蝶,蹁跹起舞。月光笼罩着她,像是一层白纱,她的皮肤光洁,眼睛像水一样清澈,她的笑容只在脸上显现一瞬,空气中就泅散开无数笑容。
这样的江南总是让人心醉,让人在心底惦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愿用大片的梦土,种上江南的植物,在三月的小院里,看细雨飘落。
一个小小的教室,一扇小小的窗户,里里外外总是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的小教室温馨可爱,窗外的校园美丽多彩,在这美景中,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棵松树。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看着它愈来愈高,它看着我越长越大。终于,它超过了我们学校中最高的那幢楼,我也从一个一年级的小妹妹成了一位毕业班的学生。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周围的景致有了许多变化,但这棵松树却一直歪斜着身子,仿佛在倾听教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它在一旁与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每天早上,它都会摆动枝条迎接大家来上学;每天傍晚,它又会在夕阳中目送大家回家,依依不舍地向大家道别。这株松树成了我们学校的守护神。
如果不下雨,每天都会有不计其数的孩子在它的怀抱里嬉戏、玩耍,他们奔跑着、跳跃着,把欢乐和笑声带给每一个人。松树为这些孩子撑开了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温柔慈祥的它用针一般的树叶织成一张绿网,让炎炎的烈日不能暴晒顽皮的孩童。不过,当有些顽皮的孩子把毽子扔得老高,把绳子丢到半空时,松树就会收缴这些物品,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这株松树真像是充满母爱的母亲!
在这棵松树身上,有一块树皮掉了,露出了白里泛黄的枝干,犹如一块伤疤,那是它历尽风雨的写照。多少场雨,它没有在意;多大的雪,它没有在意;多强的风,它没有在意;调皮的孩子打落它多少绿叶,它也没有在意;它为人们遮阳挡风避雨,多少年,它始终毫不介意。它默默地屹立在操场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学校成立时,它还很年轻,狂风暴雨袭来,它差点支撑不住;而现在,它粗壮、结实,扎根在深深的泥土里。它就这样默默地守护着美丽的校园一年又一年,它为这个学校累驼了背。
它原本能在山里度过那一生,可它到了我们的学校,在这里无怨无悔地走过一天又一天,为了这个学校的每一个人,它努力生长,积极光合作用,每天都默默地奉献着。
我们窗外有这样一株松树,一株温柔可爱的松树,一株饱经风霜的松树。我爱这株松树,我爱我的学校。
炎炎的夏日,火热站满了整个大地,西湖的水似乎也蒸发了不少。这里说的自然不是杭州西湖,而是惠州西湖,白天的热气腾腾影响了人们的心情,所以我选择了晚上,夜游丰渚园。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即使炎热,可丰渚园的荷花开的非常粉嫩,虽然荷花亭的名字已早改成丰诸园,可荷花依
旧美,只是名字换了罢。
趁着月色的美好,我来到丰渚园的门口,只见门两边的赤红的柱子刻上了金文,当然,是用金色刻上的文字,从字体来看,似乎是华文行楷,却好像又不是。门外的风雅已成了很大的兴趣,也不知道里面如何?
走进丰渚园,柔风袭过,即使白日炎热,可晚上却是那么凉爽,走过较短的阶梯,看见阶梯的中间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而离阶梯不远处,有一座假山,假山周边围着一些花花草草,虽是假山,却别有一番风味,绕过假山,杨柳飘飘,假山后面分成了两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一条虽短,但不失风雅的小桥,两条小路
两边都长满了小草,但小草并不高,同时也有几棵柳树,让人吸引的自然是小桥。走到小桥中间,看着湖边的鱼游来游去,似乎在嬉戏,有白色,有红色,也有黑带红,红带橙等颜色,它们时而围绕着围栏边,时而游来游去。
走过小桥到亭旁,阵阵凉风迎面扑来。湖水波光粼粼,柳枝摇摇欲坠,衬托着这亭的风雅。往亭里右边,亭路蜿蜒曲折,像蛇一般,没有亭顶,只有凉风;没有
细雨蒙蒙,只有围栏淡淡。
来到荷花池边,朵朵荷花盛开得嫩红,淡淡花香飘了过来。荷花有的开得正绽放,有的含苞待放,如娇小人儿。有的却只开了几片花瓣,又是一番风味。只见荷
叶随风摇曳,似乎任凭风吹雨打,也若无其事般。水珠落在荷叶上,把荷叶的纹理都显现在水珠里。荷花被荷叶衬托着,柳枝在池边伫立,淡淡微风飘过,犹如一副山水画。
忽的听见古琴的音色,似乎从远处传来,致使我跟随而去。心想,那应该是有人在月光下弹奏吧,走过小路,经过盆景却也没理会。到达另外一个亭时,琴音已经很清晰了,却未看到有人弹奏。走下亭梯,终于发现,原是树上挂着一个喇叭,喇叭播放着古朴的琴风,令我有点失意。
慢慢走回,却走到刚刚经过但没有理会的盆景欣赏,现在看来,盆景的树长得青翠欲滴,虽是小棵,却已是美景,看着屋旁挂着的照片,一朵荷花开得正是绽放最极致的时候,荷旁边的荷叶也美上三分。越过门栏,我到了鱼池,满池的鱼让我觉得心情舒畅起来,应该是我刚才因为寻找琴音,而忽略了这里。鱼儿游过,
我才发现刚刚买了点面包,于是乎偷偷跑到池边,弄了一小块面包扔入池中。许多鱼儿似乎往我这游来,发现我这有好吃了。鱼饵散尽,可鱼儿迟迟未散去,无可奈何,只好离去。
走了一段路,发现原来这是通往刚进来的两条小路之一,路的'蜿蜒导致迷惑了我们,风仍然在吹,而我却离去了。
花香肆意,却未知叶绿。
夜游丰渚园
梨花开满枝头,春风吹过,片片花瓣飘下,犹如轻盈的白蝴蝶从空中扑向大地,又是梨花飘落的季节了。
苦涩的春风伴随着阵阵细雨吹打着我,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她的不快,又似乎在谱写着一曲生命的悲歌。在雨中,伤感的我好似一只受伤的小鸟,孤独无助。突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天真的小女孩,欢快地从我眼前跑过,在她清脆的笑声里,我分明听到了幸福,她后面跟着一位老奶奶,她向女孩追了过来。渐渐地,小女孩跑不动了,在前面不远处停了下来,这时那老奶奶也加快了脚步紧跟了上去,为小女孩撑起了伞。我的心不禁一颤:那位老奶奶何尝不是为她疼爱的孙女儿撑起了一片蓝天?这感人的一幕敲打着我尘封已经的心。我也曾拥有过一位慈祥的奶奶,一份挚诚的关爱。可是上天妒人,我最爱的奶奶被它用最残酷的方法夺走了。
奶奶走的季节是春风怡人的四月,这本是一个烂漫的季节,但我家却显得十分凄凉。奶奶身患绝症,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全身,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于是大家决定把奶奶接回家中,让她在家中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那天早晨我上学去,临走时特意地去看了看奶奶,被病痛折磨地变了形的奶奶依然是那么地亲切慈祥!放晚学时,我路过村里的一片梨树林,梨树枝头开满了洁白的梨花,我突然想起奶奶说过:梨花是她的最爱。于是我蹑手蹑脚地钻进树林,采了一大束梨花。
一、训练目标
1.熟练掌握“写景六法”,并在作文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
2.培养抓住景物特征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的能力。
二、要点指导
写景状物是我们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行诸笔端,拨动读者的心弦。这既是一桩乐事,又是一桩难事。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是我们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重要目标。
写景状物指的是对景或物进行描写或叙述。古往今来,有多少大手笔将险峻的高山、湍急的江河定格在文章里.至今还让人久久回味.从他们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太阳的光芒、月亮的清辉、春风的和煦、冬雪的晶莹……在他们的笔下,一个个普通的汉字经过奇妙的组合,带给人们无可言喻的美的享受,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写景状物”。
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物写活呢
1.要抓住景物特征,写出景物特色。大千世界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景物的描写,由于时间不同、作者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写出的文章就各不相同。如同样描写水的“绿”,白居易用“春来江水绿如蓝”表现;欧阳修用“春风绿于染”表现,茅盾用“青玉”来形容,冰心则把湖水比作“一缸浓浓的绿酒”;塞万提斯形容“一乱清溪,像流动的水晶”,而朱自清则说清得“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软、嫩得犹如“鸡蛋清”,“绿”成了可视可触的形象。他们的这些描写.之所以脍炙人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是因为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特色从何而来?首先要仔细观察。要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姿态等仔细观察,从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特征来。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作者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了三个峡各自的特征:瞿塘峡是一道闸门,激流澎湃;巫峡像江上一条迁回曲折的画廊,神奇而秀美;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正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眼力,因此,《长江三峡》令人读来过目不忘,极富感染力。其次,要善于比较。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因为“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泄事物的本质。因此,许多作家为了突出景物特征,都采用比较法,如朱自清的《绿》,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的可爱,说“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一比,把梅雨潭无法用语言比拟的“绿”的特点突出出来了。
2.善于描幕景物的声、色.把景物写“活”,通过声音、色彩的描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写过虎山水库时,着愈描绘了“七股大水”发出的如万马奔腾的轰鸣声,令读者掩卷之后犹在耳际回荡.那道随作者脚步缓缓流淌着的溪水,如善解人意的女孩儿,静静她流着,读来令人分明听到了那“潺潺”的妙音.由于声音是景物能直接打动读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从声音去写景状物,不仅可以调动我们用“耳朵”去“听”景物的美,而且可以调动我们的想像,给我们以无穷的遐想的空间。
景物的色彩,直接影响人的视觉,最易调动人的感受,因而许多散文大家在幕景状物时.常用此法。如于敏在《西湖即景》中该样写芍药获:呀上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湖石根下.曲径两旁,一丛丛,一球球.丹红的,绛紫的,米黄的,雪白的,都在笑靥迎人。你捧一朵花在手里,你会觉得她战战兢兢.似乎不胜娇羞,花气袭人.特别在艳阳天气如此。浓香沁入肺腑,你好像要醉倒在花下。”作者着力写了花的色彩,读后令人如置芍药园中。
更多的时候,作者描攀景物时既写声,又写色,写来可谓“有声有色”。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鸟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报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姆隙中透过点点的金色的彩霞,林子中回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文中不仅写了甲虫、树叶、硕果,还写了露珠、霞光,尤其是写出了红色果皮上的那层茸毛或是白霜,观察之细,令人拍案称奇。作者还特别描写了声飞色:果园里沉寂、肃穆.只能听到鸟雀的欢噪,随人们的到来.清朗的笑声又成了主旋律,鸟鸣、人笑共同奏出了美妙的果园晨曲.透过浓密的绿叶.结满了一个个熟透了红色苹果,再点缀上淡紫、黄而且透明的霞光,真是美丽极了.令人心驰神往。
我喜欢听歌,但听歌之前,歌词是一定要先看的。
喜欢这个歌词,才会选择去听这首歌。
我想,每一个歌手演绎出的音乐,都会给有相似经历的人一种共鸣。一首歌,有词有曲,结合在一起,作词人想要表达出来的任何情感,每一份细腻的诠释,都会在音符的跳动中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
在我看来,最动听的,不仅仅是旋律。更是这词中故事和情感。因此,在我的听曲生涯中,这词儿不只是词,还是我扩大词汇、磨炼文笔、增长知识的重要来源,更是我寄放情感和心灵的世界。
那歌词中的,那种感慨与共鸣,每一位听众都应该有经历过。
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经历里的忧愁悲喜,都会有一首歌的歌词以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去表达,让我们受伤的心灵,有一处可以安放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